当前位置:首页 > 国学资讯 > 动态消息
追根溯源 找寻中华传统文化之根

很长时间以来,提到《易经》,人们大多联想到算命、风水,往往将其列为迷信之书,敬而远之。甚至在一些网络平台上,也将《易经》评价为筮占之书。在首届华夏文化与现代文明传承发展论坛上,不少学人纷纷为《易经》正名: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并且闪现着理性的光辉。

 

国际易学联合会会长、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孙晶

孙晶:《易经》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

我们讲国学,要把我们国学的历史渊源讲清楚,要把国学的发展进程讲清楚,要把国学所蕴含的深厚的文化内涵讲清楚。《易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文化、根文化。《易经》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

易经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世致用之学,要把《易经》的智慧充分地运用到现实的社会生活中来。其实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用《易经》,只不过你不知道而已。《易经》创造了中华民族的思维模式,也是《易经》给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生活智慧。

刚才有一位老先生说世界五大文明,四大文明都没有了,只剩下中华文明,我不同意这个话,恰好相反,人家四大文明都保存发展得很好,而我们中华文化、中华文明却落后了。我们把西方的东西拿进来,以为是最好的东西。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要弘扬、传承我们的中华传统文化。正因为我们中华传统文化已经丢失了很多,我们现在的人已经迷失了方向,所以才有必要开我们今天这个论坛。

叶小文先生开篇就讲中华民族的,我现在接着来讲。在中华文化中有两个最重要的字:第一个是,第二个是。家是最重要的,没有家,哪有中华民族。我们中华文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讲个人,而讲集体,这是我们的思维特点。所以我们把个人都抛开了,我们所有人都讲一个。我们是以家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一个点,一个最小的单位。所以说,我们中国人最讲的就是,不讲家就失去了中华文化的特点。我们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生生不息的流传下来,就在于我们中国人把个人的时间视野超越了个人的生命长度。怎么理解?就是我们把自己融汇到家之中,融汇到家族之中,到我们的宗族祠堂之中。你看现在到处都在恢复祠堂,都在恢复宗族的祖先崇拜。正因为我们坚持了这一点,所以中华民族才生生不息延续不断,所以家非常重要。

第二个字讲讲的就是事物与人们之间的界限。为什么要有界限呢?因为如果我方不承认对方的存在,那我方也就不存在。我们必须要把承认对方的存在作为一个前提,所以我们自己才能存在,所以我们一定不要忘了,不要侵犯对方的利益,一定要有一个度,有一个界限,这样的话,我们这个民族和社会才能和谐。

中国科协研究员丘亮辉

丘亮辉:弘扬传统文化不能唯儒独尊

习近平主席最关心的四件事情,第一件就是五千年的文化不要搞丢了,可是我们现在大家在讲传统文化,都是讲的儒道释都是孔子两千五百多年以来的传统文化。此前还有两千五百年的文化是什么?大家都淡忘了。它就是易道文化,因为没有文字,所以大家把它淡忘了,也说不出来了。

最近我主编了一套丛书叫做《跨学科视野下的易学》,其中李定先生撰写的《符号学视野下的易学》就是用符号来表达的易道文化。手掌易就是用手掌来表达阴阳八卦,五行和五脏六腑。我们的祖先可能就是用这种符号来表达易道文化的。

我们现在讲传统文化,常常延续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使得我们把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文化都淡忘了。实际上传统文化中的儒、道、释、(中)医、谋(略),是传统文化的宇宙观、自然观、社会观、人生观、生命观和谋略观(方法论)等最核心的结构性的传统文化。如果没有结构光讲儒家,如果没有法家的背景,光靠儒家是行不通的。

人生三大问题,一个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一个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第三个是人与自身的关系。这三个基本关系都需要儒、释、道、医、谋才能解决。百家争鸣是优势互补,而不是你死我活、有我没你的争论,是互相补充的结构性的整体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已经很古老了,对现代的文化已经不适应,必须用西方的科学文化和社会主义的人文理念等新的文化元素加以创造性的转化创新性的发展。所谓现代易学就是对古老的易道经典进行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性的发展的结果,值得我们关注。只有厘清了这些问题,我们才能正确地实施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

 

南开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吴克峰

吴克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乏理性光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作用,现在大多数人可能更多的是关注在伦理、道德、政治、审美等诸方面。那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理性的内容有没有?对当代科学和技术发展的启迪作用有没有?这个问题就涉及到我们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问题。

我是研究《周易》的,《周易》把万事万物概括为阴阳,阴阳是一种抽象的高度概括,有了这个抽象的概括,中国古典哲学就产生了。难么,对这个高度概括出来的阴阳符号,进行再加工,系统地构建出一套符号体系,这是我们的古代先人在对万事万物抽象概括的基础之上的思维再创造、思维再加工,这就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理性的光辉。

中国古典文化在文王易的时候,也就是距今3000年以上的时候,也有很充分的表现。从阴阳两个爻推出四象、到八卦、再到六十四卦,这是一套复杂的理性概念系统。这套理性概念系统的构造原理,在中国古代的科学文化中,起一种方法论的工具作用,也就是说它是一种构造理性的方法和工具,用这个工具来构造我们古代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例如,我们古人把阴阳再分得细一些,分成三阴三阳,用在人体中,借此来研究人体的经络、脏腑与疾病。这样,对人体疾病的看法就很深入,很符号化,很容易推导,推导不仅是逻辑的特色,也是理性的重要特征。因此,《易经》的那一套符号系统,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又是一种符号的推导系统,这种符号推导很简略,是一种以推类为特征的符号系统。这个系统一开始是从最简单的符号出发进行推导,推导出结论的时候,按照西方逻辑的话语来讲会进行赋值,如涉及到脏腑、疾病的赋值,这样一下子结果就推导出来了。这套东西,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理性的东西。

 

山东大学易学哲学博士、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后、教授    曾凡朝

曾凡朝: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性精神

近代以来百年的历程,是中国人和中国文化丧魂失魄的过程,自己的魂丢了,自己的魄也散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学西方,比如说学科学,基本上形成了科学信仰,甚至科学崇拜,一切都要经过科学的检验。

因为我的博士专业是周易哲学,碰到很多的人问我,您是研究《周易》的,《周易》是不是科学?这样的问题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如果有人问《诗经》是不是科学,不知您作何感想?

中国文化到底有没有科学?中国文化中有科学,但是中国文化的科学形态和西方的科学形态不一样。比如说西方的科学,它是以数学为基础,但是在中国文化中,对于科学我不敢确定,是不是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以天文和《周易》等为基础?

我在研究《周易》过程中,能够感觉到中国的科学,是以天文等为基础的。还有人经常问我,你是研究《周易》的,《周易》是不是迷信?好像《周易》不是科学就是迷信。中国古代的占卜是贯穿着理性精神的,通过卜筮的技术,不断地类型化和抽象化,也就是理性化,这是中国文化不同于西方而所特有的一种理性精神。我们在说理性精神的时候,一般只是谈到西方的理性精神。我们中国文化里面,有它特有的理性精神,比如大衍筮法也是理性演绎的过程。我们需要更好地去挖掘中国的理性精神。

我们在探讨华夏文明走向世界过程中,要有一种民族自信,或者是文化自信,这种文化自信要建立在对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感情和研究之上。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让传统文化真正实现活起来、传下去